手術室滅菌監測包括物理監測、化學監測和生物監測。生物監測是用微生物直接驗證滅菌效果的監測方法,也是反映滅菌效果最重要的監測方法。它模擬實際滅活過程,難度超過實際負荷,綜合了所有的滅菌參數,可反映微小失敗,能推導和計算出10-6的無菌水平,因此生物監測是滅菌保障和風險控制的金標準。1
生物監測的步驟通常包括:
準備含有生物指示菌的紙片(菌片)和溴甲酚紫胨水培養基。2
將菌片放入密封試管中,同時將化學指示卡和留點溫度計放入敞口試管中。
將試管放置在滅菌器內的不同位置(如蒸氣口處、底部排氣口處等)。
滅菌結束后,取出菌片并在嚴格無菌操作條件下放入滅菌后的溴甲酚紫胨水培養基內培養。
觀察培養基的顏色變化,判斷生物指示菌是否存活。
結果判定:
陽性對照組培養陽性,陰性對照組培養陰性,實驗組培養陰性,判定為合格。34
陽性對照組培養陽性,陰性對照組培養陰性,實驗組培養陽性,則滅菌不合格,同時應進一步鑒定實驗組陽性的細菌是否為指示菌或污染所致。
此外,生物監測包或生物PCD(含一次性標準生物測試包)應置于滅菌器排氣口的上方或生產廠家建議的滅菌器內最難滅菌的部位,經過一個滅菌周期后,自含式生物指示物遵循產品說明書進行培養。4
請注意,生物監測需要一定的培養時間,因此不能立即得到結果。在物理監測和化學監測通過后,生物監測應空載連續監測3次,合格后滅菌器方可使用。對于小型壓力蒸汽滅菌器、生物監測應滿載連續監測3次,合格后滅菌器方可使用。